English
您的位置:首页 > 案例展示

案例展示

“双碳”下好科技“先手棋”-新闻专题-科学网

  2020年9月中国明白准确地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2022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

  3月2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详细的介绍了行动计划的三个阶段性目标,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综合示范、人才支持培育、国际合作支撑、创新体系能力提升、“双碳”科普等八大行动,以及面向“双碳”战略重大科学技术需求具体实施的十八项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以解决关键核心科技问题为抓手,促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革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积极支撑我国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重大科学技术任务局局长丁赤飚介绍。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吹响向“双碳”目标迈进的号角。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技支撑。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众多关键核心技术出现在其中。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中科院有哪些现成的“双碳”技术宝藏可挖呢?两会期间,《中国科学报》分别连线了中科院位于西北、中部和东部地区研究所的三位院士,明白他们围绕“碳”字正在开展的工作。

  2022年9月29日至30日,中国科学院发布科技“双碳”服务经济主战场系列成果。其中,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于9月30日下午17时在河北张家口顺利并网发电;百兆瓦级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进入并网调试最后阶段,预计10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

  3月31日,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成果发布。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中国工程院组织40多位院士、300多位专家、数十家单位,重点围绕产业体系、能源、电力、工业、建筑、交通、碳移除等方面,系统开展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研究。

  中科院以国家能源重大科学技术需求为己任,以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大规模利用,核能安全利用,构建多能融合的绿色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为目标,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到产业化全链条贯通式部署,形成一系列重大产出。

  如何解决减碳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如何制定技术可行、经济有效的行动方案?这些都是极具挑战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统筹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治理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中国科学院肩负着以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的重大责任。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启动实施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旨在围绕国家的碳源汇问题,开展系统性、整体性的集成研究,打破技术瓶颈,实现跨领域突破,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过程工程是研究物质转化过程中反应传递耦合机制及其放大规律的科学。其在工业减碳中的主体地位,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如果说工业减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舰”,那么过程工程可以被称为“主力舰的发动机”。我们始终相信,来自过程工程科学的创新成果必将为工业减碳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逐步取代传统能源的过程中,传统能源要发挥保底作用。而制定低碳化发展技术路线是实现我国煤化工、石油化学工业等能源化工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核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告诉《中国科学报》。

  无论是工程转化还是基础研究,中科院几代科技工作人员聚焦“双碳”战略需求,“数十年如一日”深耕“双碳”领域,接续前行、赓续奋斗,站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工程建设难点的第一线。

  在各类减少碳排放的清洁能源中,核能是令人又爱又惧的存在。作为清洁能源,核能可以有实际效果的减少碳排放,成为替代化石能源的希望,但它也是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美国三英里岛核事故、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日本福岛核泄漏,一次次核事故给核电发展蒙上阴影。

  怎样在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同时,让核电技术更安全可靠、更可持续?这是中科院的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中科院很早就对ECO碳循环和碳汇功能研究进行了布局,其中就包括我国首个ECO碳循环研究基础工程中国陆地ECO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

  自2002年建成以来,ChinaFLUX这项诞生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项目背景下的“001”号基础工程,见证了中国碳循环研究的三次浪潮,填补了全球陆地ECO在东亚季风区碳氮水通量观测网络的区域空白,在国际通量网络中发挥的影响力日益增长。

  “从全国一盘棋的高度,在系统性布局的基础上,遴选代表性区域优先开展双碳综合示范,验证一批多能融合技术并开展集成示范。同时,为全国同类型区域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以点带面,带动全国同类型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再次呼吁“在典型区域优先开展双碳综合示范”。

  为什么要示范?已有哪些成熟技术?示范区将达到怎样的效果?近年来,围绕着“双碳”综合示范技术融合、建设发展,大连化物所不断探索、敢于创新,逐步实践出一条“清洁高效”之路。

  为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做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方案》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与此前我国只有青海瓦里关这一个观测站相比,这次珠峰科考的数据有助于估算整个青藏高原和中国陆地ECO的碳汇,即植被变绿之后ECO能够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对我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起到有力的科技支撑,更有助于估算全球陆地ECO碳汇。

  “基于此,我们大家都希望能够发展自主的大气反演模型,在今年11月能够参与到全球碳计划每年向全球各个地区发布的碳收支估算中,提供由中国科学家估算的全球陆地碳汇数据。”朴世龙说。

  11月23日,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与ECO碳循环”科考分队宣布,他们成功研发了完全自主的“贡嘎”(GONGGA)大气碳反演系统。这是“全球碳计划”2022年全球碳收支报告首轮脱颖而出的大气反演系统。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全球碳收支评估中的角色,由数据贡献者向大气反演领域引领者转变。

  专家表示,“贡嘎”系统作为首个获得“全球碳计划”认证的我国完全自主的碳收支综合评估系统,扭转了我们对全球及中国碳收支评估依赖国外反演系统的局面,增强了我国在碳收支评估和气候谈判中的话语权。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11月26日表示,全球要达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目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新能源关键材料供应链、全球的风光资源协同利用、气候与环境协同治理综合决策支撑等四大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准确理解林业碳汇内涵,探寻林业碳汇价值实现路径,对于各地探索林业碳汇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实践具备极其重大意义。为此,《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教学名师彭红军。

  2022年伊始,深圳先进院与招商局就开始筹备CO2绿色转化与利用等方面的合作事宜,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从前期的意向洽谈,到细化合作方案,再经过两轮由多位院士和行业专家组成的项目评审和论证会,最终达成合作协议,开启碳中和领域前沿技术科研与产业密切合作的新篇章。

  11月14日,由广东院士联合会牵头举办的2022西丽湖论坛的平行论坛大湾区智慧城市院士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以“双碳战略与智慧城市”为主题,包括郭仁忠在内的40多位院士专家围绕智慧建筑、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交通、网络安全、绿色低碳发展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11月3日,第五届世界顶级科学家论坛的先导论坛第二届世界顶级科学家碳大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本届碳大会分为三个独立主题议程“碳策”未来,聚焦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与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前瞻;“零碳”未来,聚焦于碳中和技术前沿与实现零碳发展的科学路径;“绿能”未来,聚焦于绿色能源革命与低碳可持续发展。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作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保障方案之一,明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工作总体部署,为相关行业、领域、地方和企业组织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能源供给其实就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是这样,在欧洲也一样,能源是国计民生里面最核心的,除了粮食以外,能源是很重要的要素。”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碳中和首席科学家、天府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雷院士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清洁能源不可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碳卫星研究团队联合芬兰气象研究所团队,首次利用中国碳卫星(TanSat)进行观测定量识别和计算城市碳排放,证实了中国碳卫星具有城市级别碳排放监测的能力。研究结果在《大气科学进展》在线发表。

  扎根青藏高原15年、聚焦高寒碳汇研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魏达是最了解这片土地的“外地人”之一。在崇山峻岭、溪流草原中,他监测着植被的碳吸收与碳排放,聆听着这片高原的“呼吸声”。

  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一场具有变革意义的同台竞技。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只要坚持不懈努力,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发挥好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的作用,就一定能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8月4日,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是我国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的遥感卫星,能够实现对森林植被生物量、气溶胶分布、叶绿素荧光的高精度定量遥感测量。“句芒号”的升空,标志着我国碳汇监测进入遥感时代。

  据悉,植被高度、植被面积、叶绿素荧光和大气PM2.5含量是计算森林碳汇能力的核心数据。作为森林碳汇监测的“专业星”,碳星配置了多波束激光雷达、多角度多光谱相机、超光谱探测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等4种载荷支持获取以上数据。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高度关注的科学和政治问题,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常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以大量证据表明,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推手。当前,诸多因素又给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形势带来了众多不确定性和新挑战。”6月26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高端论坛开幕式上,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的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深思。

  6月2627日,森林生态价值实现与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围绕“林草碳汇行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主题,就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林草科技绿色低碳技术突破、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以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林业智慧。

  我国提出,争取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为实现“3060双碳目标”,发展氢能产业是重中之重。其中,绿氢的发展尤为重要。我们要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

  精准的全球碳盘点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先决条件。那么,当前卫星遥感技术对全球碳盘点任务具备哪些支撑能力?中国开展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监测的重点任务是什么?我们将如何建设中国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体系?

  中国的“双碳”目标对全球而言意味着什么?作为“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对抑制气候变暖有何特殊作用,能够为“双碳”实践提供哪些有益参考?记者近日专访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孙发平,对上述问题做出解答。

  刚回国那会儿,贾传坤的研究成果并不特别被产业应用方“待见”。但现在,他的成果成了“香饽饽”,谁都想来“咬”一口,但仿佛谁都“咬”不动,或者说没实力“咬”下第一口。为什么?大规模储能技术虽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刚需”,但仍无法规避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道路上的“成长的烦恼”。

  卫星除搭载高精度偏振扫描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紫外高光谱大气成分探测仪及宽幅成像光谱仪等被动探测载荷之外,还在国际上首次搭载了大气探测激光雷达这一主动探测载荷,可实现对二氧化碳的全天时、高精度探测,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明星团队在国际期刊《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提出了结合能源消费情况、遥感数据和城市属性特征等的城市尺度碳排放核算技术方法及初步核算结果。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改变,盲目地、一刀切式地摒弃煤电并非正确之举,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挥煤电兜底保供与灵活调节作用,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碳中和”“固碳端”的主要贡献者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所)刘毅研究团队最新研究通过增加不同数据处理方式的敏感性试验,得出结论均表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存在巨大碳汇。

  “事实上,矿业固废中氧、硅、铝、铁、钙、钠、钾等主量元素占比高达90%以上,解决主量元素分离提取利用,就相当于90%以上的固废实现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周卫健院士说,固废全量资源化治理方法是把固废作为原料,最终实现零排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提出了《支持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实现光伏风电大规模稳定上网》《通过液态阳光甲醇,规模化转化消纳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两个提案,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实现规模化储电,缓减我国液体燃料短缺的能源安全问题,最终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在中科院院士、化学所研究员韩布兴看来,科技发展支撑双碳目标中,化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一些化学化工产业本身污染和浪费问题严重,亟需开发新技术;另一方面,绿色化学可以发展新的路线和技术,通过新的产业链的设计,从源头上消除污染,防患于未然。他呼吁更多青年科学家和年轻学子投入到相关研究中,推动这一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看来,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环境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很大差别。我国整体上实现“双碳”目标,应建立在各地区根据自身特点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选择典型区域根据其资源和产业发展情况,结合“双碳”技术创新,制定低碳化发展技术路线并先期开展综合示范,不仅是地区高质量低碳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樊杰指出,我国当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难点、也是工作重点,一方面,是如何提升技术进步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贡献度。另一方面,是如何启动、合理运行、并不断增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市场机制。

  推进煤炭行业“双碳”工作,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提出建议:其一,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其二,加强煤炭行业“双碳”技术研究。其三,推动甲烷全浓度利用。

  “高校是教育领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援引了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双碳”课题组测算数据2017年中国教育领域的碳排放高达2.46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5%。“教育领域碳减排任重道远。要大力推动高校建设碳中和校园、培养创新型碳中和人才。”他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许唯临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专访时表示,中国水电的不断发展不仅有助于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还将对全球减排发挥重要作用。

  3月4日,“千吨级二氧化碳加氢制汽油示范装置”在上海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专家指出,二氧化碳加氢转化制液体燃料和化学品,不仅可实现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还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储运,同时也为解决国家能源安全问题、实现“双碳”目标等提供新策略。

  记者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田亚峻带领的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取得最新成果,团队采用最新提出的GIS-LCA方法,以我国煤电产业链为对象,构建了以中国行政省区为空间节点、电煤和煤电为基础流的多流多节点模型,准确识别了碳足迹的空间转移。

  11月15日,在第二十四届高交会开幕首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简称“碳中和所”)揭牌仪式在会展中心举行,标志着深圳先进院碳中和所正式去筹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碳材料与能源材料科学家成会明担任碳中和所所长。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11月13日闭幕。在主会场武汉举行的泥炭地保护恢复研究与我国重要湿地成果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有关人士透露,我国已完成9个重点省区泥炭地碳库调查,未来,将加大泥炭沼泽湿地保护恢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为加快碳中和研发技术和创新,加快绿色技术落地,推动碳中和可持续发展,上海交通大学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合作,聚焦碳中和技术场景应用,面向全国征集并评选出首届碳中和技术方案领军和卓越项目。9月27日,该项目正式发布。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陈槐研究员与合作者综述了青藏高原上的碳氮循环变化及驱动机制,指出草地可持续管理、生态工程和绿色技术发展,将抑制青藏高原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维持青藏高原的碳汇功能。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获悉,由该所燃料电池技术团队与浙江氢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5千瓦级CO2电解及其可逆一体机样机近日在浙江宁波下线。

  “二氧化碳循环高效再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燃料电池技术团队研究员官万兵介绍,团队就自主研发的平管型固体氧化物电解池不断迭代优化,开发的这一设备在储能和碳循环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具备推广示范水准,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方法,可将工业废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100%转化为乙烯。乙烯是塑料产品的关键成分,当使用可再生能源运行时,该技术可使塑料生产实现净负排放。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细胞报告物理科学》上。

  十多年来,虽然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的可能性,但UIC团队首次实现了将二氧化碳完全转化为碳氢化合物。他们的系统通过电解将捕获的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高纯度乙烯,副产品为其他碳基燃料和氧气。

  为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的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满足国家实施“双碳”战略对基础科学研究的需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与医学板块现发布2022年度“双碳”专项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和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中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申请。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许振柱、副研究员贾丙瑞等构建了目前我国最完整的森林土壤碳排放数据库,在森林土壤碳排放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森林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精确估算森林土壤碳排放可为评估碳收支提供科学基础,服务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2年8月27日,《双碳科技及应用场景前瞻》在浦江创新论坛成果发布会上正式发布。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全球能源生产及利用正面临革命性转变。本项研究从政府关注重点、产业发展潜力、对经济社会的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等方面,遴选出双碳科技五大焦点议题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储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智能电网。

  由6家中外机构联合成立的山西双碳能源革命研究院2022年9月2日在山西太原揭牌成立,这是中国首家“碳达峰、碳中和”与能源革命相结合的研究院,旨在打造引领能源科技发展和碳中和的科研高地。

  山西双碳能源革命研究院将致力于能源革命和碳中和下的产业创新战略与创新智库建设,搭建国内、国际相关合作与交流平台,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交流、科研孵化和产学研合作。

  中国化学会能源化学专业委员会日前在线举办首期“能源化学云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应邀参加,为如何走好“双碳”之路解题支招。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科学转型过程,政策系极强,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利,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杜祥琬说,通过加快推动技术进步和发展转型,我国可以实现高质量的碳达峰和如期的碳中和。

  每年暑假,200余支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南林大”)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田间地头和厂房车间,进行生态政策宣讲、生态科技服务等,为当地百姓传播生态知识,带来生态理念。这个名为“美丽中国行”的常规活动,8年来共有近5000名研究生的足迹踏上了全国20多个省市。

  自2020年9月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南林大积极推动对接国家“双碳”战略的“南林实践”。作为一所以林为特色和优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南林大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近日,由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韩中科学技术合作中心共同主办,大连市科学技术协会、(韩国)绿色技术中心(GT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办的“双碳”目标下的中韩科学与技术合作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隆重召开。

  本次研讨会旨在推动中韩“双碳”领域科技界和产业界的交流合作,共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会、圆桌讨论、技术路演和项目展示对接五个部分,并邀请了8个中韩科研机构、高校、企业进行技术路演。

  日前,生态环境部等7部门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减污、降碳该如何协同?哪些因素影响着减污降碳实践效果?在空气质量达标、“双碳”目标实现等多重压力,了解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厘清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6月28日,广东省2022年全国低碳日活动之广东碳标签发布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广州举行。发布会上,广东碳标签正式发布,这是广东“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倡导大型活动“碳中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低碳发展促进会购买2吨广东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用于抵消本次线下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

  6月27日,福建农林大学举行碳中和学院、碳中和研究院揭牌仪式。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强调,要把创新这条主线全面贯穿建院办院始终。要在学院办学形态上大胆创新,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要在科教融合机制上大胆创新。把促进科教融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培育建设碳中和技术与管理交叉融合学科为抓手,在顶层上优化设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坚持教学科研“两手抓”“齐步走”,相融互促、协调发展。

  6月23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高峰论坛“科创中国”智能科技助力“双碳”论坛举办,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延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出席活动并致辞,“科创中国”青年百人会轮值主席、天津大学副校长巩金龙主持。罗晖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科协组织要加强科学传播、着力发现人才、促进成果转化和坚持开放创新,提升全社会“双碳”意识,构建“双碳”人才发展环境,加强“双碳”应用场景落地,并推动“双碳”国际交流合作。

  越来越多的废弃塑料制品和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人们环境治理的“痼疾”。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研团队用光伏技术、风电技术等产生的“绿电”,实现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废塑料回收利用,不仅产出了高附加值的工业化学品和燃料,还实现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的资源化利用,让废塑料回收利用“升级”。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正在将碳中和转化为国家战略,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及承诺。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合作,面向全球正式发出“集贤令”,寻找并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和碳中和的“最优解”,报名通道从6月7日起开放。

  2022年5月26日至27日在线举办的第十二届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研究生论坛上,中国新能源领域专家表示,太阳能热发电与光伏、风力发电互补并可弥补后者的发电不稳定性,同时,与太阳能热利用有关的交叉学科不断成为新热点,这将极大助力“双碳”目标。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发的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碳酸酯绿色低碳成套新技术近日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运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催化二氧化碳合成碳酸酯绿色低碳成套新技术具有工艺先进、流程短、能耗低、效益好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白天可比环境温度高170摄氏度,夜晚可比环境温度低20摄氏度,无需外部能源消耗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裴刚、研究员邹崇文等人研制出一种分别以太阳、太空为热源、冷源的“冷热双吸”材料,可24小时捕获利用能量,有望在改善地球温室效应、供应太空基地能源等方面发挥作用。

  《煤电行业报告》和《焦化行业报告》提出,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山西煤电行业可争取在2030年左右实现碳达峰,焦化行业可争取在“十四五”后期实现碳达峰。《非煤经济报告》报告建议,非煤经济应聚焦先进制造、数字经济、文旅康养、现代物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五大重点领域。十余位专家以线上结合线下的方式参与了讨论。

  由英国东英吉利大学(UEA)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更快和更频繁地检测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变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利用英国韦伯恩大气基线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测量数据,研究人员量化了2020年到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区域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情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级顾问郭剑波以“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创新思考”为题作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王志峰研究员,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慈松研究员等分别围绕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数字能量计算与碳中和等作特邀报告。

  桑涛带领研究团队将继续推进建设生物炼制工厂和新材料深加工工厂,推动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先进生物与新材料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转型发展,打造成为助推工业“结构反转”的新引擎,为碳达峰、碳中和开辟一条新路径。

  新报告是IPCC最新气候变化报告的最后一部分。其中,来自65个国家的278名科学家分析认为,过去十年全球温室气体年平均排放量处于人类历史的最高水平,但增速已经放缓。同时,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以内仍有可能,如果能够“立即采取行动”。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交通项目主管夏冬飞表示,作为港口绿色发展的实施主体,港口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顺应新发展形势,及时开展协同减排规划编制,开展大气污染排放清单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编制。同时,应增加主动披露与环境保护、公共利益相关的信息,增强与公众和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彰显企业社会责任。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下称“亚热带生态所”)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浙江大学等研究单位的一项研究发现,我国动物源食品消费量的快速增加,将对“双碳”目标带来一定挑战;吃得好不如吃得“妙”,吃对了也能节能减排,助力舌尖上的“双碳”目标。

  日前,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吕春祥提出了建议持续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的建议,“能源安全是我国最基本的安全,必须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攻关,推动技术换代,促进产业升级,为科学快速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基础性、战略性贡献。”

  重新设计(假设高投入、机械化耕作)将使土地恢复至自然森林状态,从而将全球农田的碳排放量减少71%。这相当于目前20年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碳,而且与作物相比,还能使土壤固定更多的碳。

  面对能源紧缺和温室效应等严峻问题,尤其在我国“双碳”目标下,发展低能耗、低碳排放量的膜分离技术,在氢气制备与纯化、二氧化碳捕获等重要工业气体分离等领域备受关注。其中,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由于其结构多样性、规整孔道、高孔隙率及丰富表面化学性质等优势,展现巨大应用潜力,有望成为新一代理想分离膜材料。

  在“双碳”背景下,识别不同燃料乙醇生产路线的环境与技术经济竞争力,对于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决策尤为重要。近日,记者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了解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该所研究员田亚峻带领的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团队建立了耦合生命周期评价、技术经济分析和熵权法的综合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从18个环境指标和3个经济指标综合比较了三条燃料乙醇路线。

  要实现“3060双碳”目标,就必须首先从源头上减排做起,就必须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其次,要实现“3060双碳”目标,也应该高度重视通过回收分离、捕获贮存、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手段,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对国家发改委全面推进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建议相关政策中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全国的能源安全,防止地方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截至目前,碳市场整体运行健康有序,但在市场影响力、政策衔接、法规建设及交易涉税等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全国政协委员李永林建议,扩大全国碳市场规模,完善碳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碳交易涉税制度,加快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双碳目标引领下,需要持续提升能效,发展对环境更友好的绿色AI。”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李彦宏提出,算力、算法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力,要引导算力算法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全国政协委员沈南鹏强调碳中和布局要做好“全国一盘棋”,重点“算好三本账”。他提出,一是算好“西能东输”的经济账,把西部地区的清洁能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二是算好“产业转移”的效益账,不让西部在“存量减碳、增量避碳”的产业发展中掉队;三是算好“固碳增汇”的生态账,打通西部“点绿成金”的转化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建议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加强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应用,促进农业数字化转型与农业双碳战略有机融合,建立绿色低碳技术评估和交易体系。

  3月3日,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CCETP)联合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积极行动,清除塑料污染”倡议在京发布。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主任郑平在会上表示,塑料已经成为我国继交通之后第二大石油消费领域,围绕“双碳”工作,我们要努力改变目前的塑料生产和消费模式,助力碳减排工作。

  记者3月2日从湖北省科技厅了解到,湖北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日前正式获批组建。研究院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联合武汉大学等高校、国家能源集团等力量共同组建,着力打造全国绿色低碳科学技术创新示范引领高地,带动长江经济带形成国际领先的碳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自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的一年多来,我国在双碳目标顶层设计、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全社会碳减排理念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也出现“运动式减碳”“碳冲锋”等问题。“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历史告诫我们,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往往会导致目标上的偏差、行动上的偏颇。因此全面推进“双碳”目标,需要警惕七大认识误区。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联合组织的“碳达峰碳中和约束下重点行业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路线图研究”项目成果发布会在线上举行。据悉,该项目基于环境规划院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碳排放-能源集成(iCEM)模型,在“双碳”目标约束下,考虑控煤降碳措施力度不同,分别设置基准、政策、强化三个情景,提出了电力、钢铁、水泥和煤化工四大重点耗煤行业的控煤降碳目标及不同阶段路线图,开展了控煤降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分析。

上一篇:林德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大湾区人才资源极大地赋能外企发展